#第五元素#刺激1995#海上鋼琴師
“yes?”
“champagne for Diva”
BANG!BANG!
科幻片必備元素之一,大概是要有個裡應外合的雷包。以異形來說,一艘太空船出門,先有太空路癡飛到異形窩,然後雷包會堅持出門遛遛。如果異形沒自投羅網,雷包再去偷個異形蛋回來放好,接著太空船準備返航、毀滅地球了。不管異形是主動還是被動上門,通常要有雷包當媒介,電影才能往下走。
第五元素最好看的段落:從DIVA唱歌拉起序幕、盧貝松鋪陳了好幾個重奏、幾個不同的劇情線、搭著一樣的對白和節拍、節奏感絕佳。超愛鬼裡鬼氣穿插幾個尖叫的羅比,有了他音符都跳躍起來了。
開場的兩保鑣超可愛,整顆地球命懸一線在這個箱子,結果你們聽到有香檳就開門了?每次看到這段一定發笑,真的幽默。有些人是傻呼呼地幫倒忙,這種還笑得出來。但有些人、活生生的、提油救火,每次看著身上的熊熊烈火,我都在想著活著幹嘛。想著那桶油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的,To be or not to be,有差嗎?結果都是一樣的。
DIVA不如直接找個防爆門把門鎖好,傻呼呼的外星傭兵忙著開鎖都會花超過一首歌的時間。蜜拉喬娃薇琪會去找DIVA拿鑰匙,聽完DIVA美妙歌聲、手牽手去埃及救地球、乾淨俐落。但是電影就不好看了。
亮點就是主角手伸進去DIVA的肚子裡,黏呼呼的液體中、掏出了寶貝。掏一次不夠、要掏四次、很荒謬、很有趣。從前看的時候,還在想這東西要怎麼放進肚子裡,總不能用吞的吧。難怪不能找人類來演、放個外星人才能解決科技問題。
電影張力最強的時候,是主角性命垂危、踩錯一步就粉身碎骨、一個個的峰迴路轉、直到地球又再一次平安了,就是標準的英雄電影。
盧貝松還是很浪漫的,他特別喜歡小女孩、很淘氣的那種。每次看到布魯斯威利親一下救了整顆地球,都會有點出戲,腦子浮現白雪公主、睡美人跟美女野獸裡的貝拉,但只有盧貝松才能把一個吻上升到救地球的高度,迪士尼都遜掉了。
小時候喜歡這部片、只是因為有人愛看、而且他看的時候都會笑得很開心。
撇開盧貝松的喜好、電影的老派幽默感還是沒話說。老了再翻出來看,才知道他看的不只是幽默、還有傻呼呼的浪漫。一般人要當布魯斯威利這種大英雄機率太低了、要演也是當炮灰DIVA、被開膛剖肚了幾次、直到掏不出任何寶貝時、再善良的死去。如果知道結局,他大概還是會當DIVA、因為他狠不下心。
能考慮的人、都是有選擇的人。
看著引線上的火苗、會跳出來引火上身的人已經不在了、整屋子的油,為何不讓它燒得徹底呢?沒等到期待的熊熊烈火,睜開眼我還活著。起床只要煩惱吃什麼、去哪裡、要活到何時、平靜到偶爾作個小惡夢、醒來想著以前的夢厲害多了。
刺激1995裡Red蹲了半輩子、想像著外面的天空,他想像著自由的空氣、隨風搖曳的枝枒、湛藍的天色,嚮往著另外一個世界的美好。他也不安、心底明白自己老了、再也適應不了新世界的規則。前一個假釋的人已經在新世界飲彈自盡了。
真的出獄了,其實看的都是同一片天空、一樣的雲彩。
新世界存在於你的想像裡、是一種幻境。
所以海上鋼琴師才回到自己的船上。